新基金的差距,已经拉开40%了
昨天白冰洋的基金单日涨超3%,净值终于又一次回到水面上。
汽水姐年初这波的波动有点大,净值一度打到0.8,好在及时弹了回来,目前整体可控。
这也提醒我,到了该盘一下去年年底的新发基金。
我不知道市场对次新基金的准确定义是什么,反正我选的是去年四季度成立的这个区间。
那时,一批让利产品成立,还有一些知名基金经理跳槽后新发,值得说的点多一些。
新基金基本上赚钱了
这一批次新基,目前收益的平均数是1%,中位数是2.9%,比同期偏股基金指数好了很多。
但,平均数虽然凑活,背后的方差却并不小,甚至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如果你买的是中欧时代共赢,那么恭喜你,不到半年已经有了20%的涨幅;而如果选到华西优选成长,现在已经亏了20%,如果选信澳双创智选也亏了10%。
这种落差,对大部分投资者,必然,接受不了。
好在,当时关注度比较高,IPO规模比较大的基金经理,目前都是赚钱的,舆论风险不大。
搞科技成长的刘伟伟,配电力的杨金金,红利风格的鲍无可、张明,深度成长的刘旭,包括新开张的高楠,搞消费、红利方向量化的施红俊和杨梦,大家的收益率都做到了前十。
尤其是刘伟伟,净值已经做到了1.2。
这个身上有着强烈新能源烙印的基金经理,狠赚了一笔,虽然现在新能源并不多。
但他的问题也很明显,就是关心边际景气度,不太注意估值保护,涨时很猛,跌下来也不太好守住,这是做高成长的双刃剑,没办法。
这种高锐度的投资风格,公募还好,如果是私募,风险会有点大。
他的前领导,大波哥的私募生涯目前不太顺利,1月底那会,我看净值已经掉到6毛多了,不知道最近有没有反弹。
在公募,只要你没下岗,就还有东山再起的一天,等你业绩牛逼了,没太多人会care你之前亏了多少,大家会说你很有锐度,进化了!
但私募,又要赚钱,还得因为收费问题去跟公募比超额,很复杂,一旦翻了车,很有可能再起不能。
所以,为啥“绝对收益、安全垫”非常重要呢?就是这个道理。
仓位还是不敢加
目前这批新基金的平均仓位是66%,勉强半仓。
熊市里的新基金,大家的仓位都比较慎重,尤其是舆论对持有期和主动基金的史诗级负面压力。
也让很多基金经理变得忐忑,大家明显放慢了建仓节奏,也让一些基金经理,变得不太敢上仓位。
像杨嘉文、钱思佳、周杨、单文、方建等,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仓位还在3成附近,6个月的建仓期,现在还剩1-2个月,不知道市场会不会接他们上车。
但慎重些,少亏钱,是重要的;尤其对持有期的产品,特别重要。
当年(2020年之前),大家对持有期基金还有一种敬畏的态度,建仓也好,管理动作也罢,会比较审慎。
开放日还讲究给持有人写封信,有一种“净值做到了1以上,没给客户亏钱”的仪式感。
但2020年之后,我不知道是三年结构牛,让管理人头脑发热变得自信,还是同行的比差效应提高了大家对“基金亏钱”这件事的阈值。
不少基金确实有点炸,显然已经忽视了“持有期基金,到期不赚钱很难看,没法跟渠道和客户交代”,这种最关键的问题,导致0.5,0.7的一大把。
人人喊打,也是正常的。
每轮行情,不管是买基金、还是卖基金、还是管基金的,大家都要被“亏钱”好好教育一番,才会懂得敬畏。
赚钱之后的大赎回
投资人这边,大家被教育的结果之一,是赚钱就跑。
我们看这批新基金被赎回比较多的品种,几乎都是给大家赚钱的,我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帮忙资金的成果,但事实就是这样。
没亏钱的基金是很难留住人,世纪难题。
这批被赎回的产品中,大部分基金经理的在管总规模都有几十甚至近百亿,所以被赎回并不太难受。
只是安信红利精选的张明,有点可惜。
作为一个2017年开始管产品的基金经理,张明是少数能在港股生存下来,拉长时间看业绩还可以,但单年回报比较普通,牛市时特别普通的那种人。
拉榜单很难被捕捉到,也没什么锐度,所以在管规模非常小,管理最久的安信企业价值长期规模5000多万,近期刚刚破亿;主管的安信价值发现定开,规模也就3亿,其他的产品是固收+或者并不是主理,真实在管规模应该不到10亿甚至5亿。
他的领导是安信基金的陈一峰(质量)和中泰资管的姜诚(估值),所以他的方法论有二者的影子。
他会买茅台和宁德,这种姜诚觉得偏贵但陈一峰觉得很好的公司,也会买神华、国有大行这种估值低、分红多,成长性一般,姜诚可能爱看但陈一峰不太中意的公司。
所以组合有点像二者的结合体(65%姜诚+35%陈一峰),而且换手率非常低,我是觉得策略容量还很大。
安信基金,除了张翼飞、李君、池陈森声名在外,其实有很多长期业绩很好,但规模很小的基金经理,张竞、聂世林、张明、袁玮包括陈一峰,投资能力远低于目前的管理规模。
所以这个市场,有时是很诡异的。
很多本不该有流动性的股票,有了太多的关注;而很多基金经理,其实也配不上太高的管理规模。
错误的人拿着错误的钱,买了错误的股票,最终也必然导致错误的结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