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武汉财经网

连续15年第一,却半年亏4.3亿!蓝月亮被什么拖垮?

武汉财经网 2025-08-23 08:33:20 5
蓝月亮连续15年领先,却在半年内亏损4.3亿,这家公司的辉煌成就一度令人瞩目,如今却遭遇困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衰败?是市场竞争加剧、管理失误还是其他因素?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和分析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国民衣物洗护第一品牌”蓝月亮集团(06993)近日公布了2025年中期业绩。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集团总收益实现30.37亿港元,较上年同期的31.312亿港元小幅下降3.01%;毛利报17.64亿港元,期内亏损4.35亿港元。尽管总营收略有回调,但局部亮点依然可圈可点。

  分板块来看,衣物清洁护理产品依然是绝对主力,收入26.41亿港元,占总收入的87%以上,基本盘稳固。而个人清洁护理产品则实现同比12.4%的增长,成为所有品类中增速最快的一支,显示出产品结构正在悄然优化。

  渠道方面亦不乏亮点。线下分销商渠道同比增长15%,表现稳健;线上渠道虽收入占比微降,但在今年“618”大促期间,蓝月亮核心品类仍稳居主流电商平台销售额第一,品牌影响力依旧强势。其洗衣液和洗手液已连续十五年高居中国品牌力指数榜首,消费者认知度可见一斑。

  成本控制成为本报告期一大看点。截至六月底,蓝月亮销售成本约为12.72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的12.95亿港元基本持平。更显著的变化体现在费用端: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减少13.2%,至19.10亿港元,大幅缩减2.91亿港元,主要得益于营销及全渠道策略的系统性优化;一般及行政开支也同比下降20.4%,从5.65亿港元减至4.50亿港元,反映出企业在提升人效与营运效率方面的努力。

  然而拉长时间轴观察,蓝月亮的盈利困境依然令人担忧。2020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收虽从58.88亿元攀升至79.23亿元,归母净利润却从盈利11.02亿元一路下滑至亏损6.94亿元,连续多年倒退。背后推手,正是销售费用的急剧膨胀。

  自2020年上市以来,蓝月亮营销费用连年走高,2024年已逼近总营收的60%,较四年前几乎翻倍。尤其近年来企业全力加码直播电商,相关投入在营销费用中占比高达70%。巨额的流量采买、主播合作与佣金支出,虽在一定程度上撑住了规模,却也直接侵蚀利润,导致“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编辑有话说:

  在流量红利见顶、渠道剧烈重构的当下,蓝月亮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尽管它在产品力、品牌认知和全渠道运营上仍有深厚基础,但如何平衡规模与利润、重新掌控营销节奏,已是摆在面前的关键考题。不只是蓝月亮,所有依赖高投入换取高增长的品牌,都该警惕:烧钱换市场的时代正在结束,良性循环的造血能力,才是未来活下去的根本。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