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太合作新篇章,中国时间再度启航
亚太合作的“中国时间”再次启动,推动区域合作迈向新的阶段,此次合作旨在加强经济一体化,促进成员国间的互利共赢,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中国作为重要一员,将发挥积极作用,推动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发展,这一重要时刻,标志着亚太地区合作迈入新的里程碑,为各国合作发展带来新机遇。
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向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演讲,全面阐述中国关于共同推动亚太繁荣发展的理念和主张,指明了亚太合作的正确方向。
2026年,中国将第三次担任APEC东道主,与各方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推动亚太自由贸易区、互联互通、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开创亚太经济合作新时代。
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庆州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并发表题为《共同开创可持续的美好明天》的重要讲话。会后,与会经济体领导人、代表集体合影。图/新华
APEC 的生命力和新角色
APEC包含21个成员经济体,覆盖全球超三分之一的人口,占全球贸易额近五成,占全球GDP总量超六成,是目前亚太地区层级最高、范围最广、合作领域最丰富、制度架构最完善的政府间经济合作组织。自1989年成立以来,APEC以促进经济增长、增进人民福祉为使命,在以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为主要内容的“APEC茂物目标”指引下,推动区域内平均关税水平从17%下降到5%,商品贸易额增长9倍多,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近七成。
2025年11月1日上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习近平同韩国总统李在明在交接环节上握手。图/新华
多年来,亚太一直是全球开放的高地、贸易投资的热土、多样化经济合作的典范,区域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嵌套,软硬件互联互通蓬勃发展。但近几年,有成员开始偷偷换“剧本”,以零和博弈的逻辑否定开放,以阵营对抗的思维扭曲合作,“脱钩”“断链”“退群”“筑墙”等一系列违反经济规律、开历史倒车的“闹剧”不时上演。
在这种情况下,APEC可发挥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一是坚定开放信念。APEC的宗旨是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开放是刻进APEC基因里的鲜明标识。各成员经济体领导人及各层级官员、不同领域学者和工商界代表在APEC场合相聚,本身就在释放坚定推进开放的明确信号。二是对话凝聚共识。“自主自愿、协商一致”是APEC的鲜明特色,这就赋予了各成员尤其是发展中经济体、中小经济体发表看法的权利,也给了暂时发展滞后、存在困难的成员一定的灵活度,更易在战略性、方向性、前瞻性问题上形成共识。三是合作汇聚力量。APEC强调能力建设,就是通过共享知识、技术和信息,鼓励一些领域的具有优势和意愿的成员作为“探路者”先行先试,推广好的案例和做法,组织培训和研讨促进各成员相互学习,进而在实质上提升整个地区的发展水平。
2014年11月9日,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图/中新
携手构建亚太共同体
中国是建设亚太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习近平主席在2014年于北京举行的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率先明确提出,我们有责任为本地区人民创造和实现亚太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持亚太大家庭精神和命运共同体意识。此后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历年APEC相关会议时不断深入阐释亚太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和重点方向,中国也用务实举措推进亚太共同体建设,逐渐让这一理念深入人心。2020年,APEC通过《2040年亚太经合组织布特拉加亚愿景》,明确承诺到2040年建成一个开放、活力、强韧、和平的亚太共同体,实现亚太人民和子孙后代的共同繁荣。
实行开放融通,是建设共同体的前提。只有以开放的心态才能逐步走向融合,只有不断深化开放,才能增进交往,把合作的“蛋糕”做大。在中国倡议推动下,APEC通过了《亚太经合组织推动实现亚太自贸区北京路线图》和《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2015—2025)》,迈出了亚太自贸区建设的历史性一步,吹响了亚太互联的建设号角,开启了亚太开放融通新格局。近年来,中国高质量实施《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到3.0版,主动对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亚太区域整体开放水平不断提升。
实行开放融通在当前国际形势下更具有特殊意义。个别成员无视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和规则,将关税和贸易武器化,将经济问题政治化安全化。部分成员疲于自保,进退两难,对亚太共同体建设的未来产生忧虑甚至迷茫。更多成员渴望抱团取暖,合作共赢,期待有领导者带领大家走出迷雾,共克时艰。习近平主席在今年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的重要讲话就是向世界表明了中国立场,旗帜鲜明地继续扩大开放,向共同体建设坚定迈进。
强化数智赋能,是建设共同体的机遇。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的关键驱动力量,其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特征已经凸显,正在赋能千行百业,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中国作为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化的全球领跑者之一,先后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人工智能+”国际合作倡议、《人工智能全球治理行动计划》等国际合作倡议,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公平普惠、协同共治等原则,加强人工智能全球治理和国际合作,真正做到利益共生、权利共享、责任共担。
亚太地区在数据资源和应用市场方面具备突出优势,很多国家期待能够搭乘数字化、智能化的快车,但苦于技术落后、资金不够、人才短缺。习近平主席在今年的APEC讲话中倡议成立世界人工智能合作组织,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发展战略、治理规则、技术标准等合作,共同提升民众人工智能素养,弥合亚太地区数字和智能鸿沟,积极为国际社会提供人工智能公共产品。
2025年3月27日,广东深圳一家机器人技术公司内,工作人员在操控机器人同步动作。图/新华
坚持绿色低碳,是建设共同体的底色。亚太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区,也是受气候变化灾害影响较大的地区,绿色转型需求迫切。2014年北京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APEC蓝”成为网络热词。在当年的APEC会议上,习近平主席郑重回应,“我希望并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如今蓝天已成为北京的常态,“APEC蓝”已成为持久的“北京蓝”。习近平主席多次在APEC场合提出,要厚植亚太增长的绿色底色,打造绿色亚太、数字亚太的新招牌,中国也以自身绿色发展带动亚太绿色转型。
目前,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等产业蓬勃发展,成为中国外贸“新三样”。中国还捐资设立APEC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子基金,推动亚太成为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主阵地。亚太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水能、太阳能储量,众多新兴经济体在构建绿色产业链供应链上潜力巨大,绿色发展前景广阔。
2025年10月23日,江苏南京港龙潭港区,等待装船出口的大批新能源汽车。图/中新
促进普惠包容,是建设共同体的内核。近年来,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治理困境、公平赤字等问题突出,不充分不平衡发展带来了新的贫困、冲突和不平等现象,造成贫富分化和分配不公加剧等负面影响。亚太地区的一个鲜明特点是多样性,社会、经济制度各异,文化背景不一,各国经济发展水平、阶段悬殊,发展不平衡问题非常突出。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一直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2021年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习近平主席提出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就是强调增进人民福祉才是发展的根本目的。普惠包容的核心要素是“参与”和“共享”,目标是在经济增长过程中通过倡导和保证机会平等使发展成果能够广泛惠及民众。在中国的推动下,“以人为本”已经逐渐成为APEC推进亚太共同体建设的高频词,偏远地区、贫困人口、小微企业、非正规经济、老龄化等问题也已不同程度进入了APEC的合作视野。
深圳市南山区建筑群 图/视觉中国
推动亚太共同繁荣
前不久举行的中共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未来五年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擘画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蓝图。2026年是“十五五”规划开局之年,中国在此时担任APEC东道主,体现了对亚太合作的高度重视和责任担当,推动开创亚太发展新时代。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中国与APEC成员进出口总额占中国进出口总额近六成,七成对外投资流向了APEC经济体。中国是13个APEC经济体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中国的前十大贸易伙伴中有8个是APEC成员。中国已经站在了亚太贸易的中心位置,“十五五”规划又进一步作出了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扩大自主开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拓展国际循环,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同发展的战略部署。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抬头,外部冲击明显加大的背景下,中国担任APEC东道主,致力于构建亚太共同体,推进亚太自贸区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渠道,务实加强互联互通,将用实实在在的举措有力回应质疑,为还在犹豫中的国家“打个样”,给处在迷茫中的工商界吃上“定心丸”,坚定各方继续走开放融通之路的信心。
二是发挥创新带动作用。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基础设施在规模、技术等方面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算力总规模位居全球第二。2024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7000亿元,连续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率。人工智能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检测等全流程深度赋能,推动生产效率实现质的跃升,为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提供了强大支撑。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重塑了人工智能研发范式,推动全球技术权力结构变化,有力推动多行业智能化转型,极大降低了中小企业人工智能应用门槛。中国正在用自身经历证明人工智能创新势能可以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明年中国担任APEC东道主,推进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务实合作是重要内容之一,中国将用自身能力和发展经验为亚太创新发展注入更大活力和动力。
三是发挥团结稳定作用。全球人口过亿的16个国家中有8个是APEC成员,世界经济总量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有5个是APEC成员,APEC成员间人均GDP收入最大差距近30倍。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变乱交织,亚太地区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此时,要担任APEC这样一个大型经济体林立、成员发展水平差异巨大的国际组织东道主,充分照顾各方利益关切并务实推动合作,殊为不易。中国将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倡导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公道公正,以自身的稳定性为全球战略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以中国的确定性应对世界上所有的不确定因素,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亚太和世界发展注入正能量。
11月1日,习近平主席在出席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东道主交接环节时,宣布中方将于明年11月在广东省深圳市举办APEC第三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深圳地处太平洋沿岸,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是中国人民创造的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在此举办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彰显了中国开放的胸怀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引领亚太合作的信心。亚太合作的“中国时间”又一次开启,未来,中国将与亚太各国携手并肩,向着构建亚太共同体的梦想,开创亚太发展的新时代。
(作者系中国太平洋经济合作全国委员会秘书处副处长、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作者:贺熙琳
编辑:徐方清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