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培育硬科技企业成长的沃土
科创板致力于打造“硬科技”企业的成长新天地,为科技创新型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舞台,这一板块聚焦于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科技创新成果与资本市场深度融合,为优质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融资渠道,科创板的设立有助于加速“硬科技”企业的孵化、成长和发展,为科技创新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七年前的11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的改革号角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响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蹒跚起步到行稳致远,如今,科创板已从一个新生市场成长为中国“硬科技”企业的上市“首选地”。
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科创板与生俱来的使命。以“688”的身份起航,中国芯、蓝天梦、创新药、未来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扎根于科创板这块科创沃土上,构建起具有竞争力的新质生产力矩阵,也为中国创新锻造出镌刻时代印记的硬核名片。
面向“十五五”,科创板有望进一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在制度创新方面继续先行先试,不断提高制度包容性、适应性和吸引力、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十五五”发展目标和金融强国建设。
支持“硬科技”企业上市
回首科创板的成长之路,变化已于无声处降临。如今的科创板,有开放包容的制度、突出的“硬科技”成色和具有集聚效应的产业链集群。
“硬”字当头引客来。面世七年,科创板上市公司已突破590家,IPO募集资金超9000亿元,包括57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8家特殊股权架构企业、7家红筹企业、22家第五套标准上市企业、1家转板上市企业等一批特殊类型企业。
过去,诸多科技企业因无法满足盈利要求,不得不远赴海外上市。现在,科创板成为它们在国内融资的首选平台。在获得“资本活水”灌溉后,这些“硬科技”企业开始心无旁骛地抓研发、抓创新,积极奏响发展进行曲。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表示,资本市场的支持是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2023年的科创板IPO上市为公司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2025年,公司完成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的37.64亿元资金也将全部用于加速创新药研发。这些融资活动与公司战略路径深度契合,助力公司经营和业务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在持续加码发展后,科创板上市公司自主创新能力也不断提升,从点到面推动科创板构建以行业“链主”为引领、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的矩阵式产业集群。以集成电路为例,科创板集成电路上市公司超120家,涵盖产业链各环节,汇聚了中芯国际、中微公司、沪硅产业等主要行业龙头。申万宏源非银金融首席分析师罗钻辉认为,科创板上市公司充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企业融资,推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成为资本与科技深度融合、助力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
跑出发展“加速度”
近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迎来首批3家新注册企业,这是科创板改革发展历程的又一重大进展,也是全面注册制走深走实的关键一步。
“我们由衷感谢新‘国九条’‘科创板八条’和科创板‘1+6’改革政策等一系列举措的落地。正是这些制度创新,为必贝特、禾元生物和西安奕材三家企业打开了通往资本市场的大门,使我们得以借助资本的力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化能力。”在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首批新注册企业上市仪式上,西安奕材董事长杨新元表示。
今年6月,证监会推出科创板“1+6”改革政策。其中,“1”即在科创板设置科创成长层。随后,科创板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于7月被纳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随着新注册企业的加入,截至目前,科创板科创成长层公司共35家。在中信证券全球投资银行委员会主任孙毅看来,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以更包容的上市标准、更契合的监管逻辑、更完善的发行机制,为处于成长期、研发投入高、科创属性强的“硬科技”企业量身打造了资本市场新赛道。
在这35家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企业中,33家公司已披露三季报。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这些公司在增收缩亏的同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营收同比增长35.1%,净利润同比减亏45.4%,研发强度中位数达到44.3%。
拥抱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近两年,科创板改革持续深化,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融资端方面,科创板“1+6”改革政策发布以来,新增受理18家企业IPO申请,其中4家为未盈利企业,2家适用第五套标准。“科创板八条”发布以来,新增产业并购近150单,本年度新增交易近90单;累计已披露交易金额近480亿元,其中46单为重大资产重组或发行证券,交易数超过“科创板八条”发布前各年之和的2倍;11家科创板公司申请适用“轻资产、高研发”进行再融资,拟募集金额近290亿元。投资端方面,科创板已形成了由宽基、主题、策略等指数构成的指数体系。截至今年9月底,科创板已上市ETF突破100只,科创板系列指数跟踪产品规模合计超3300亿元,持续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有力推动“长钱长投”生态向优。
目前,证监会和上交所正支持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更多前沿科技领域企业适用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加大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支持力度。这也意味着,走出特色化发展道路的科创板,有望持续吸引更多科技创新企业的目光。“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为技术驱动型企业提供了更具包容性的资本市场通道,能够加速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获取长期资金支持,进而推动技术转化和规模化生产。”沃兰特航空合伙人兼高级副总裁黄小飞表示。
可以预见的是,各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科创企业将纷纷怀揣梦想与激情,从田野、生产线、实验室来到资本市场,借助科创板的肥沃土壤,孕育出新的生机和力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