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一桩震惊社会的惨案,拒绝野外激情,60岁男子为何痛下杀手?
一名拒绝野外性关系的60岁男子涉嫌杀害其女友,据初步调查,该男子与女友在野外活动时发生争执,因拒绝发生性关系而被怀疑引发冲突,最终导致了女友不幸身亡的悲剧,警方正在对此事件展开调查,以查明事件的真相和涉案男子的动机,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引发了公众对于野外活动安全和个人权利保护等方面的思考,案件正在进一步处理中。
11月27日,广东陆丰60岁男子杀害50岁女友一案,在汕头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开庭。今年6月,被告人吴某一审被判处死刑,其不服判决,提起上诉。
吴某骑摩托车载文女士监控画面
庭审结束后,被害人家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吴某当庭翻供,检方建议维持一审死刑判决,本案将择期宣判。
一审判决书显示,2024年8月16日上午,被害人文女士向吴某提出分开,吴某将其约出,驾驶摩托车带至山头商谈。期间,吴某欲与文女士发生性关系,被拒后心生不满,便用事先准备的斧头多次猛烈砍击文女士头部,致其当场死亡。随后,吴某将作案工具等抛至荒草堆中,独自驾车逃离现场。监控显示,作案全程仅用时16分钟。
二审时,吴某当庭翻供,否认约文女士出来发生性关系,且否认实施杀害行为。而是辩称,文女士约他到案发地点学游泳,其肚子疼如厕回来后,发现她已被杀害。然而,该说法遭到公诉方反驳,案发地为偏僻的一处荒山。
被害人家属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文女士是一名乡村小学代课老师,丈夫去世后经人介绍认识了离异的吴某,两人共同生活约11年,未办理结婚证。
吴某60岁,小学文化,无业,沾染赌博,生活完全依靠文女士。家属及邻居均目睹过吴某对文女士的暴力行为,致其身上多处受伤淤青,吴某曾说“打死一个外省仔算什么”,并扬言小心“半夜三更被我用刀捅死”。
证人证言显示,吴某的多位家属均表示,吴某脾气暴躁、爱骂人,与亲戚关系不和,没有收入来源,近几年来与文女士关系逐渐恶化,不一起吃饭、不同寝,经常发生争吵。
案发当天,家属联系不上文女士,吴某谎称对此不清楚。直至家属查看监控发现,双方当天曾一起驾乘摩托车,才报警将吴某抓获。
此前,吴某供述称,因文女士提出分开生活,自己不愿意,便要求与其在外发生一次性关系才放她走。在树丛中文女士表示拒绝,吴某一气之下行凶,“因为我担心她不愿意和我发生性关系,于是我就准备了一把斧头,想着可以吓唬她。”
然而此次开庭,吴某又对此否认,称是在山上捡到的斧头。他辩称与文女士关系很好,从未对其家暴,称其“身上的伤全部是因为她喜欢去按摩造成的”。不过,家属表示文女士平日很节俭,不会去按摩。
一审法院认为,吴某行为构成故意杀人罪,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吴某持斧头多次砍击被害人头部,杀人意志坚决,手段残忍;被害人无过错,吴某仅因被害人要离开即蓄意杀人,性质恶劣;且在审查起诉时开始翻供,在庭审中未能如实供述犯罪事实,没有悔罪,其杀人罪行极其严重。
对于二审,家属希望维持一审判决,“他怎么能如此残忍,下此狠手,没有一点悔恨态度,禽兽不如。希望法律能严惩!”
记者:赵雨萌
编辑:黄昱曦
延伸阅读
男子"摇"人车内发生关系猝死 女方未打120还拿走手机张女士与张先生通过“摇一摇”加为好友,两人在车内发生性关系后,张先生身体不适停止呼吸,张女士害怕双方关系暴露未拨打120,还拿走张先生手机离开现场。9天后,警方在车内找到张先生的尸体。经鉴定,张先生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而死亡。事发后,张先生家属起诉张女士索赔48万余元。近日,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布该案二审判决。法院判决张女士赔偿张先生家属共计13.8万余元。
一审法院认定:2023年2月,张女士与张先生通过微信摇一摇相识。2023年2月25日,张女士与张先生见面后,在某酒店第一次发生性关系;2023年3月3日晚,张女士与张先生在微信相约见面,张先生驾驶轿车在某公园接上张女士后,行驶至某街道铂力特东门向南100米附近,两人在车内后排座位发生性关系,之后张某突然感觉身体不适,张女士在现场采取了简单施救措施但未奏效,施救持续40分钟,张女士发现张先生停止呼吸后,害怕双方关系暴露,遂将张先生手机拿走离开现场。整个过程中,张女士并未拨打120急救电话。
张女士与张先生通过“摇一摇”加为好友,两人在车内发生性关系后,张先生身体不适停止呼吸 资料配图
2023年3月12日,公安机关在车内找到张先生的尸体。2024年4月6日,陕西佰美法医司法鉴定所出具的《司法鉴定意见书》显示:“张先生符合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发作而死亡”。事发后,张先生家属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依法判令张女士赔偿48万余元。
一审法院认为,本案中,张女士与张先生仅为微信摇一摇中添加的好友,张女士在有配偶的情况下与张先生保持不正常男女关系,违反公序良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应当受到谴责。张先生在与张女士第二次见面发生性关系后突发疾病,虽然法律并未明确规定“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的范围,但是张女士与张先生发生性关系的地点较为偏僻并在密闭的车内空间,张先生突发疾病时身边仅有张女士一人,这一情况很大程度上排斥了该空间外其他人及时介入救助的可能性。
张女士害怕双方关系暴露未拨打120资料配图
在张先生倒下后,张女士已经意识到张先生的身体状况异常并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施救措施,其对于张先生处于危险境地具备较高的可预见性,因此张女士对张先生承担一定的救助义务具备合理性。在负有积极的合理救助义务的情况下,张女士拿走张先生的手机独自离开车内,属于消极逃避的不作为行为,尽管张先生死亡的主要原因系其自身疾病,但是张女士弃张先生于不顾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张先生丧失了送医救治的机会,其对张先生的死亡结果负有一定责任。张先生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患有严重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情况下仍在密闭的狭小空间与张女士发生性关系,其自身存在重大过错,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程度,一审法院酌定张女士承担15%的赔偿责任,张先生自行承担85%的过错责任。
一审法院判决:张女士赔偿张先生家属共计137043元;驳回张先生家属其余诉讼请求。一审判决后,张先生家属、张女士均不服上诉。二审法院审理查明,一审认定事实属实。张先生家属主张的丧葬费系按责任划分后的金额,一审将该费用认定为丧葬费不当,故一审判决应予变更。因此,二审法院判决,维持一审判决第二项及诉讼费承担部分;变更一审判决第一项为:张女士赔偿张先生家属共计138118.8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