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武汉财经网

英维克半年报深度解:液冷收入超2亿实锤,为何净利润增速不及营收零头?

武汉财经网 2025-08-23 07:52:21 6
英维克公司发布半年报,液冷业务收入超过2亿,表现强劲,令人意外的是,公司净利润增速却不及营收增长零头,这背后的原因可能涉及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上升等多方面因素,尽管面临挑战,但英维克公司在液冷技术领域的实力不容忽视,未来发展前景仍值得期待。

  一份看似亮眼的半年报,一段股价逆势狂飙的行情,一场围绕“液冷”的资本叙事正在悄然升温。当英维克(002837.SZ)于2025年上半年交出那份营收与隐忧并存的成绩单时,市场的热情与冷静的财务数据之间,似乎正在上演一场无声的角力。营收同比劲增50.25%至25.73亿元,这份高速增长的答卷,无疑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心剂,而这背后,机房温控及液冷业务的快速扩张被视作核心驱动力。然而,与营收的高歌猛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净利润增速仅为17.54%,录得2.16亿元,毛利率的下滑、现金流的紧张以及资产减值的增加,如同平静湖面下的暗流,逐渐浮出水面,引人深思。“英维克正处于市场扩张与利润挤压的双重轨道上。”一位不愿具名的行业分析师在接受界面新闻采访时直言,“在数据中心和储能行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公司营收增长强劲,但市场竞争的加剧也在不断压缩利润空间。”

  股价的表现似乎更能直观反映市场的情绪。自4月末触及阶段性低点后,英维克的股价便如脱缰野马,一路攀升,至8月中旬,其累计涨幅已惊人地超过180%。在这轮波澜壮阔的行情背后,市场普遍将目光聚焦于其“液冷业务”的爆发式增长预期。液冷,这个在AI算力需求井喷、数据中心高密度散热挑战日益严峻的背景下迅速崛起的技术名词,正是英维克近年来倾注资源、全力押注的战略赛道。

  液冷业务无疑是英维克当前财报中最耀眼的一抹亮色,也是支撑其股价凌厉攻势的核心逻辑。公司在报告中不遗余力地强调其“全链条液冷解决方案”的技术领先性和广阔市场前景,尤其在算力设备、数据中心和储能等前沿领域的应用潜力。“我们是全链条液冷的开创者,”英维克在中报中自豪地宣称,“从冷板、快速接头到CDU、机柜,再到长效液冷工质,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生产、交付和服务,全面保障液冷系统的零风险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英维克首次在财报中明确披露液冷业务的具体收入数据——“报告期内公司在算力的设备及机房的液冷相关专业收入超过2亿元”。约2亿元的半年度收入,虽然绝对值不算天文数字,但它实实在在地证实了英维克液冷业务的产业化落地能力,为市场的乐观预期提供了重要的业绩支撑,成为公司股价上涨的核心叙事和底气所在。

  然而,在资本市场的喧嚣之外,我们也必须保持一份清醒与理性。相较于英维克25.73亿元的总营收规模,这2亿元的液冷相关收入占比尚不足8%。这清晰地表明,液冷业务目前仍处于爆发增长的初期阶段,尚未真正成长为公司的业绩支柱。其高增长的故事能否持续演绎,以及这种增长最终能否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仍有待时间的检验和更多数据的佐证。此外,一个不容忽视的细节是,此次半年报中披露的液冷收入,并非独立列示,而是被分别计入“机房温控节能产品”和“其他”两项会计科目中。这意味着,液冷业务在英维克当前的财务核算体系中,尚未作为一个独立的业务板块进行单列,其业绩贡献被分散在传统业务的报表中。从财报的描述来看,液冷技术更像是对传统风冷技术的升级和补充,是现有业务体系的增强版,而非一个能够完全颠覆现有格局的全新业务增长点。

  不可否认的是,英维克占营收比重高达52.5%的核心业务——机房温控节能产品,在今年上半年实现了超过80%的同比增长,这一惊人增速的背后,液冷产品在数据中心及算力设备场景中的规模化应用功不可没。据披露,其中由液冷技术带来的增量收入超过2亿元,成为推动该业务收入大幅提升的关键引擎。半年报中进一步指出,其Coolinside液冷解决方案中的快接头、分水器(Manifold)和冷板等核心部件,已成功获得“主流算力芯片厂商及头部算力设备制造商的认可并开始被规模采购应用”。尤其值得称道的是,英维克的冷板产品已被正式列入Intel服务器设计指南,并荣膺英特尔至强6平台的首位冷板液冷解决方案集成商。这些突破性进展,不仅标志着英维克的液冷技术获得了国际顶级芯片巨头的背书,更意味着公司已成功嵌入全球高端算力供应链体系,并构建起了自身显著的技术壁垒。在当前阶段,液冷业务未来的持续成长能力、市场份额的扩张潜力以及盈利能力的释放节奏,已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也是检验其真实竞争实力的试金石。

  尽管液冷业务的“故事”讲得动听,资本的热情也持续高涨,但当我们将目光从激动人心的增长预期拉回到冰冷的财务数据时,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财务风险信号已然显现,揭示出英维克在高速增长光环下潜藏的隐忧。

  本次半年报中,最令人警惕的信号莫过于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数据显示,上半年该指标为-2.3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412.33%。这意味着,在账面实现盈利的同时,公司不仅未能通过经营活动获得正向的现金流入,反而面临着持续且扩大的现金净流出压力。对于这一异常状况,英维克在财报中将其归因于“销售规模扩大及期末存货增加”。进一步的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已随营收增长攀升至26.28亿元,存货也因发出商品和合同履约成本的增加而达到12.39亿元,二者合计金额高达38.67亿元,占公司流动资产的比例更是惊人地达到70%。这些财务数据勾勒出的,是一幅“拼命生产、加速交货、却回款困难”的经营图景,其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性不禁令人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的徐浩然先生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分析道:“经营性现金流为负、应收账款与存货双双高企——当这三个信号同时出现时,投资者应高度警惕。这往往意味着企业虽在利润表上表现尚可,但实际上现金回收能力薄弱,运营效率正在下降,长此以往,将对企业的资金链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现金流的持续恶化,直接后果便是公司对外部融资的依赖度不断攀升。为了维持日常运营和支撑业务扩张,英维克不得不寻求银行借款、股权融资等外部资金来源,但这也使得公司的短期债务如雪球般越滚越大,偿债压力与日俱增。半年报中的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数据足以说明问题:短期借款从期初的3.12亿元飙升至期末的7.72亿元,增幅高达147%;长期借款也从2.92亿元增至4.08亿元。英维克正通过大幅举债的方式来支撑其业务扩张并弥补经营现金流的巨大缺口。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有息负债总额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意味着未来巨额的利息支出将持续对公司本已承压的利润空间形成挤压,财务风险显著提升。一旦宏观经济环境发生变化,信贷政策收紧或融资渠道受阻,英维克无疑将面临巨大的流动性压力,甚至可能陷入经营困境。

  除了现金流的隐忧外,英维克盈利能力下滑、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也是其必须直面的现实挑战。上半年英维克营收增长50%这般靓丽的数据背后,是净利润增速仅17%的黯然,这种显著的背离,核心原因直指毛利率的全线下跌以及期间费用的上升。从财务数据来看,公司整体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28.48%下降至本期期末的数据为至26.15%。其中两大核心业务,“机房温控节能产品业务”和“机柜温控节能产品业务”毛利率分别下降了2.63%和1.67%。对于毛利率的下滑,公司报告将其归咎于“区域销售组合变化、产品销售组合变化以及中国市场竞争加剧”。这简单的归因背后,透露出两个关键信息:其一,为了抢占快速增长的液冷及相关市场,英维克可能在价格上采取了更为激进的策略,而液冷赛道的高景气度无疑也吸引了包括高澜股份(300499.SZ)、曙光数创(872808.BJ)等众多企业的争相入局,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价格战的压力已然显现,尤其在中国本土市场以及对成本敏感度较高储能市场表现得更为突出。其二,原材料成本的上升,或者产品销售结构向毛利率相对较低的产品倾斜,则进一步侵蚀利润空间。若未来铜材、铝材等高价值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未能有效通过产品提价或技术升级消化成本压力,则毛利率水平或将面临进一步下行风险,并对净利润产生更为显著地负面影响市场竞争的加剧,不仅体现在价格层面,更体现在技术研发投入、市场渠道拓展、客户资源争夺等多个维度,可以预见英维克未来的盈利之路,挑战与机遇并存。英维克的2025年半年报,就像一幅精心绘制的油画,远观色彩绚烂,充满了成长的诱惑;近看则笔触复杂,细节之处暗藏着不易察觉的斑驳。一方面,公司敏锐地抓住了液冷技术革命带来的时代浪潮,并凭借其技术积累和市场拓展,成功卡位数据中心和储能这两大高景气赛道,讲述了一个极具吸引力的高成长故事,赢得了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但另一方面,为了实现快速扩张而采取的激进策略,也带来了现金流持续恶化、盈利能力下滑、负债水平攀升等一系列严峻的财务挑战。这场围绕液冷的资本盛宴能否持续,最终还是要看英维克能否将技术优势和市场机遇,真正有效地转化为持续、稳定且健康的盈利能力,而非仅仅停留在概念的炒作和预期的透支。对于投资者而言,在享受股价上涨带来的快感时,更需要保持一份清醒,穿透资本叙事的迷雾,深入理解公司业务的真实质地和财务健康状况,方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做出理性的判断。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