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武汉财经网

美的控股4年,万东医疗还是没走出怪圈:2025上半年营收涨、净利跌,研发能成救命稻草?

武汉财经网 2025-08-24 08:52:28 12
美的控股四年,万东医疗面临困境,尽管上半年营收增长,但净利润却下滑,公司面临发展怪圈,研发成为救命稻草,未来能否走出困境,尚需观察,摘要字数控制在约100字以内。

  8月23日,万东医疗(600055)亮出2025年半年报,这份成绩单犹如一把双刃剑——营收8.43亿元,同比增长20.46%,仿佛在行业寒冬中点燃一簇火苗;但归母净利润5129.86万元,同比暴跌39.46%,又似一盆冷水浇下,揭示出这家老牌医疗影像巨头的转型阵痛。数字背后,是研发投入同比增长59.16%、强度高达15%的孤注一掷,以及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断崖式下降30405%的残酷现实。销售回款减少、人力与采购成本激增,这些细节像显微镜下的裂痕,映射出企业在激烈竞争中的挣扎。万东医疗,这家1997年就登陆上交所的影像器械先锋,在2021年迎来美的集团控股后,本应乘风破浪,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过去四年,毛利率一路下滑,从45.82%跌至今年上半年的35.16%,同比再降3.43个百分点,如同赛道上的选手背负越来越重的沙袋。

  回望美的入主后的足迹,万东医疗的业绩轨迹宛如过山车。2021-2022年,净利润连续两年下滑,市场曾质疑这场“跨界婚姻”是否水土不服;2023年短暂回升,营收净利双增,带来一线曙光;但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上升23.26%至15.24亿元,净利润却下滑16.54%至1.57亿元,矛盾愈发尖锐。这种悖论并非偶然——行业分析师指出,国内医疗影像设备市场已沦为红海,外资巨头如GE、西门子与本土新秀联影医疗的夹击下,价格战白热化。万东医疗在年报中坦言:“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与激烈竞争,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是核心策略。”2024年研发投入达2亿元,近三年累计超5亿元,这笔钱砸向高端CT和MRI技术,是企业以创新换未来的豪赌。然而,研发的高歌猛进未能立即转化为利润,反而加剧了短期成本压力,毛利率的持续下滑便是明证:从2021年的45.82%一路阴跌至2024年的36.55%,今年上半年再探新低,35.16%的数字背后,是原材料涨价与产品溢价能力削弱。这像一场马拉松,企业必须忍受呼吸急促的爬坡期,才能冲刺终点。

  人事地震更添变数。今年5月21日,胡自强辞去董事长等职务,犹如卸下一块旧甲;同日,马赤兵接棒,这位美的集团老将——曾任微清事业部总裁、欧洲区域总裁,现任美的医疗业务负责人——的登场,暗示战略重心转向全球化与资源协同。马赤兵的履历是张明牌:美的的制造基因与渠道网络,或将注入万东医疗,助其突围。但转型非一日之功,二级市场的反应冷静中带观望:截至22日收盘,股价微涨0.84%至18.05元/股,总市值126.9亿元,投资者用脚投票,显露出对“研发烧钱期”的耐心考验。业内专家解读,万东医疗的困境是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崛起的缩影——政策驱动国产替代,但技术壁垒高筑,企业需在研发投入与盈利平衡间走钢丝。未来,若新董事长能整合美的供应链、降本增效,同时加速产品商业化,2025年下半年或迎来拐点。否则,毛利率若跌破35%警戒线,恐引发更深层危机。


阅读
分享